第三章 村里的房子-《古代种花种草日常》


    第(2/3)页

    听了赵菊的话,一旁的赵秋跟着直点头。赵兰则只能抹了抹并没有出汗的额头嘿嘿傻笑。

    “你这孩子瞎说啥呢,怎么能随便绣。不过,这帕子确实绣得挺好看的。”

    赵沈氏拿起来看了又看,绣法看上去好像简单的许多。难怪绣得这样快。

    “要不你再绣一个,我带过去给掌柜的看看,是否瞧得上眼。”

    赵沈氏犹犹豫豫地递过来一白帕子。

    “肯定瞧得上,这么好看的帕子,我都喜欢。”

    “哪儿都有你,下午跟你姐学绣花。”

    “我不要,我还跟春红他们越好了上山的。”

    “上啥山,下午陪你姐,看着赵秋,我去田里看看,草长上来没有。”

    “干嘛还要陪,早上姐不也好好的,是吧,姐。”

    赵菊不高兴地对着赵兰说。

    “嗯,娘,我不要妹妹陪的。”

    赵兰满脸诚恳的说。其实,赵兰很想说,就这小丫头片子陪着有什么用。想死的谁陪着也没用。我才来几天还不想死。

    “那你陪你姐一会,再出去玩,时不时看看你姐有什么要你做的。山就不要上了。”

    赵沈氏看这面带讨好笑容的赵兰放低了要求。

    “好吧!”

    赵菊心不甘情不愿地答应了赵沈氏。

    “这帕子,你照着前面的那个绣,稍稍再绣工整点,你看这叶子可以错开一些,这个边绣得不圆润……”

    赵沈氏拿着那幅帕子指点这赵兰。

    赵兰接过帕子,想着要是自己绣的帕子在古代能卖出去也是件值得期待的事。

    “你慢慢绣,尽量不要绣坏了。”叮嘱完赵兰,赵沈氏又拿起刚才未绣完的帕子继续绣起来。

    下午,吃过饭,赵兰没有再绣花,心里一直想着赵菊说上山的事。

    一直以为没有大人是不许小孩上山的。现代,看孩子看得多紧啊!真是寸步不离。这里是古代,与现代是不同的。想来,住在这里的祖祖辈辈对这座大山很熟悉,不必担心走失以及遇到的危险。

    既然小孩能独自上山,赵兰就想这去山上看看。以前,除了旅游去过黄山、泰山、庐山等一些开发过的山。未经开发的山还真没去过,自己都害怕有危险,这里的山不知道是不是想书上描写的那样,满山都是宝。

    老人有句花是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山上有什么值钱的呢?

    山上应该有石头,赵兰想着如果用石头铺个路倒是不错。家里都是泥地,想来下雨了是不方便行走的。山上石头肯定多,每天搬上一点,估计路很快就能铺好。愚公还移山呢,我移不了山还不能铺条小路。

    既然来到这里,也回不去了,总得找点事做做,绣花嘛,偶尔绣绣,总不能到古代当绣娘来了。想来想去,抬头间看到那一包种子,突然很想弄个漂亮的花园。以前,在网上看到别人发的漂亮的院子,院子里种满了各式各样的花。从春天开到冬天,每个季节都能看到不同的美景,想想就很羡慕。现在,赵家有这么一大块地方。前面有小院子,后面有大院子,院子后面还有一小土丘(虽然还不是赵兰家的,但不妨碍赵兰天马行空的想像啊!)要是规划起来种上不同的植物,花卉,那简直就是一个小公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