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妖道谋反-《神话情话之人鱼奇缘》


    第(2/3)页

    圣上龙心大悦之际,却见江天师一人沉默不语。但圣上垂询时,江天师却不正面答复,顾左右而言其他。

    圣上心知有异,待宴会结束群臣散后,留下江天师与首辅二人。

    此时江天师方才言明,此物乃渤海灵蛇之元丹。同时向圣上解释相关修行之道。并言明,人有人道,妖有妖途。强夺元丹,有伤天和。

    首辅大臣也上奏曰:

    自古鬼神之说,不绝于耳。但未曾见过有哪一朝,靠烧香拜佛千秋万代。

    相反,佛道鼎盛时期,大肆兴建庙宇楼阁,不事劳作的僧道日众,导致劳民伤财国库空虚,进而民怨四起。更有意图不轨者,借鬼神之说,妖言惑众。遇天灾瘟疫之时,即聚众造反。

    故,夫子亦有云:敬鬼神而远之。

    所谓天有天道,人有人理。正人伦,即顺天道。为君臣者,当励精图治,勤政惜民。天下太平,四海昌盛,方为人君之正道。若是一味迷信鬼神之说,指望天降祥瑞,实则误入歧途也。

    江天师再奏:圣上本身乃真命天子,天命神授下凡来管理人间,日后终究是要重归天庭,列正神之位。且不说世间凡夫俗子,即便是修行得道为地仙散仙者,又岂能与圣上相提并论?故而,以微臣看来,圣上只须管理好这人间事务,远离妖祟之事,自是功德圆满了。

    这记马屁拍得好。

    原本还对宝物有点舍不得的弘毅帝,终于下定了决心:“此事便交由两位爱卿处理。”

    三个月后,江天师将手头事务处理完毕,便带上灵蛇元丹,赶赴渤海。

    不料却牵出一个大案来。

    渤海太守,沉迷于修仙。每逢高人,便礼贤相加,录以重用。故此,渤海郡内,僧道盛行,方士之类,不绝于驿。

    此次灵蛇元丹,即一游方道人所献。据说该道人法力高深,已是半仙之体,于渤海便斩杀灵蛇,取其元丹。

    使者回报,元丹进京,不仅贵妃视若珍宝,连圣上也是极为喜爱。据说,在贵妃寿宴之时,拿出来与群臣共赏。朝中大臣无不啧啧称奇,并纷纷进言渤海太守忠心可嘉,得如此宝物不私藏,而是马上进献与皇家。

    渤海太守闻言大喜,立即要重赏道人。

    说来也奇,这道人严词谢绝了赏赐。并表示修行之人,不在乎这些世俗名利之物。不过只是顺道提出,距郡城首府不远的青峰山,灵秀逼人,最是适合修行。但经常有些俗人,打猎捕鸟杀生,或是不敬上苍之举,让这么好的地方被沾染了俗气。太守大人若能令百姓不要污染仙山,便万万感谢了。

    太守大喜,知道自己遇到了真正的修行高人。立即拜道人为师,并严令除修行中人外,寻常人等不得上山,打扰道长清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