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暂无法生产”五个字很重要,也是百里燕现在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御客现在只要看到就要张嘴伸手,根本不管你有还是没有。 听闻暂时没有,苏方义又改换了策略继续问道 “若日后生产,此等铁甲战车年造几何?” “以目前情况,年造百辆问题不大,再多,势必要腾挪其他车辆生产工时。” “若能堪用,此车是越多越好好。” 观苏方义神色像是急疯了,有些饥不择食。 眼下车辆厂一年能造履带底盘也就一千两多辆,其中一半用于生产收割机,一半用于挖掘机、装载机、破碎机。 当然,也可以发展轮式挖掘机、装载机,但底盘结构和履带式天壤之别,需要重新设计和论证,生产线也要调整,人力资源和工业资源分配并不划算。 且眼下野外作业没有公路可走,履带更适合野外复杂路面作业,而轮式车辆适应性太差。 眼下产能基础上,腾挪一百多辆产能用于生产坦克底盘,是百里燕的底线指标,再多就将影响农业和工程建设,进而反应到经济层面。 即便车辆厂明年三期工程能够顺利竣工投产,百里燕也不会大量生产坦克,眼下装甲战理论几乎空白,仍然有待摸索和培养,贸然生产投入大批坦克可能得不偿失,如被腋目大量缴获,甚至日后仿制,后果不堪设想,他不想冒这个风险。 坦克项目在此之前一直处于保密状态,苏方义是不会提前知道的,他此来是另有目的,百里燕随即话锋一转问他 “苏先生有事何不打电话过来,还亲劳奔波一趟。” “我恐电话中说不清楚,只得亲自来此。” 见苏方义说的很是焦急,百里燕忙又道 “苏先生请说。” “掌门方才来电话,腋目舰队出现在燕国蓉城港,似有大举登陆迹象。” “蓉城港……”百里燕思索着有关蓉城港的讯息,片刻后说“蓉城港并不大,只打蓉城港意义不大,且蓉城港距离津液港海路并不远,其打蓉城港做什么呢。来人,拿燕国地图来。” “诺!” 护兵取来燕国地图摊在桌上,百里燕看向蓉城所在沿海与内陆地形,从地理上看,蓉城没有很大的战略价值,其次咸军出动空艇后,腋目判断出咸军的高空视野更为开阔,此番西进完全走外海,避开了空艇的瞭望视野。 因此突然出现在蓉城港近海不是随意之举,定是要打蓉城。 “狂澜,你有什么建议?” 百里燕问道,狂澜不置可否说 “这些地图仅具有战略性地理概念,不具战术性参考价值,我很难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那就有什么说什么。” “那你怎么想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