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3章 北海炮战(1)-《帝国行》


    第(2/3)页

    恼火归恼火,战争还要持续多年,御客需要经济来源,梁国地处中原西北海陆要津,梁国失守,将切断中原向西的通道,也切断了长孙西南退路,将彻底葬送长孙半岛的前途。

    最后,百里燕只借到了六万传统步军,不过也足够了,桑北作战御客是次要的,主力仍是咸国叶信第三镇,周空第八镇,御客将更多承担清田、桑南、桑北三地的治安任务,好腾出叶信主力军团压在前线。

    上午紧急召开了一次生产动员大会,百里燕从永兴、瑞田两地仓库调走了弹药、器械、头盔和防弹衣。

    海战取胜后,缴获的腋目枪支进行了一系列性能测试,在此基础上,七月间加班加点生产了一批防弹衣。

    当然,这种防弹衣并非是凯芙拉等化纤纤维,是金毛蚕丝绸和合金钢板。

    合金钢板是在锰钢基础上添加了铤元素和铝,于盛元651年研制成功,定名651型一号防弹钢。

    抗击强度是锰钢的两点六倍,而重量只有其一半,奥秘就在铤元素密度只有水的一半,铝的加入则强化了性能和减轻了钢材重量。

    防弹衣分内外软硬甲,内用牛皮革密封包裹装订四层金毛蚕丝绸衬里,胸部、腹部前外挂一号防弹钢板,钢板厚度5毫(约合45毫米左右),背部、腰部外挂4毫(约合36毫米)防弹钢板,裆部下挂5毫厚度的鳞甲防弹护裆,全重155斤(约合7公斤)。

    腋目人使用的155毫(约14毫米)口径黑火药定装金属壳枪弹,口径虽然很大,但动能比单基,甚至双基火药所能提供动能低的多。

    动能威力仅比咸军中间威力弹略大,但倾彻力却不及咸军中间威力步枪弹,加之还是滑膛,相当多的能量损耗在弹丸飞行当中。

    测试的结果现实,防弹套装能在一百五十步外抵挡弹丸的直接穿透,在八十步外穿透一号防弹钢背部装甲后动能被削弱,撞击皮革丝绸过程中动能再次削弱并变形,即便弹丸进入体内,不会造成极为严重的翻滚和大创伤。

    但毕竟是155毫大口径中速度弹丸,横滚击中人体四肢足以瞬间打飞人体,甚至命中腹部,也能把人打成两截,一旦命中,非死既残。

    该套防弹衣人体工程结构和相关配套模具一早就研究完成,使用活扣固定拆解,因此拆解和佩戴十分方便,由于并不清楚腋目人战术方式和枪弹具体威力,一直并未生产,七月间勉强生产三千六百余件。

    至于头盔方面,649年装备的头盔有不少问题,经过优化重新设计,在符合当下工业加工能力基础上改善了结构,防护面积更大,人机效果更好,同样使用一号防弹钢材料。

    尽管强度大幅增加,但不避免出现新的问题。

    过于的头盔材料太好,虽不容易被子弹击穿,但腋目枪弹的口径大,即便是黑火药,弹丸撞击头盔瞬间会变形成圆饼状。

    同等动能下,头盔面积越,大单位面积施加动能越大,因此155口径子弹撞击头盔造成的单位面积动能,几乎是九毫口径的三倍以上,因此即便不击穿头盔,也会因为头盔勒住下巴的安全带把颈椎勒断。

    当然,头盔的主要最用是仅是防御金属射流破片和碎屑、杂物伤害,挡子弹并非是头盔出现的最初用途。

    但现在情况变了,技术和物质基础也在变,这就让技术的路径出现新的分支。

    下午马不停蹄赶去周空大营,自二月软禁事变起,他与周空聚少离多,周空长时呆在军中已是很少回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