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9章 父子谈心-《帝国行》


    第(3/3)页

    但这种平衡关系总有打破的一天,不幸的是,打破平衡的这天整整提前了三十年。

    对于自己儿子,咸王非常了解,就像了解自己的手指一样了解自己的儿子,哪根长哪根短,他都了如指掌。咸王没有就前两个问题表态,但对百里燕是岐人一事重点表明了立场:

    “蜇儿啊,如今我咸国百姓几何。”

    “回父王,我国有民一千七百余万人,比志卫晋长孙徐国都少。”

    “那是四年前啦,而今我国有民逾一千八百万,日后还会更多,而这一千百八百万姓中,土生土长的咸国人却不到七百万,其余有近半数是孙国旧民,约百万为中原归附民,其他皆为卫国志国长孙歧国燕国陈国赵国民。

    换而言之,寡人这个王,不是咸人之王。倘若寡人的臣子都是咸国本民,寡人日后如何治理其他外民,蜇儿日后又如何统御更多的疆土更多的新附民众。

    永兴侯是岐人不假,但也是咸国人,是你的表妹夫。用人不能光看其出身,还得观其行听其言,看其一言一行是否对国有利,对大局有利。”

    一千七百万人口是盛元646年第二次人口统计的结果,第一次人口统计始于盛元641年,排除当年难民流入和隐户黑户等非正常迁入增长率,咸国在籍人口年自然增长率在百分之一点七左右。

    百分之一点七的自然增长率的人口增加相当之高,约四十年人口将净增加一倍,一百年后咸国人口会逼近一亿。

    然而在缺乏医疗条件的农耕时代,卫生条件和医疗救助措施的缺乏致使幼儿夭折率极高,产妇因为难产生亡这十之一二。加之常年战争,人口损耗极大,因而实际有效增长并没有一点七。

    为此百里燕大力培养赤脚医生,发展医学和疫苗研究,建立以县城为站点的基层卫生所,展开全国性幼儿病种防治工作,以提高产妇和幼儿存活率。

    由于卫生条件和物质生活的改善是,使得人口大幅净增加成为可能。

    至盛元646年,全国可查总人口达到一千七百余万,盛元648年进行了抽样调查,局部地区人口增长率达到百分之二点八,最低样品也达到了百分之一点九,这其中还不包括御客迁入的劳力以及云仓派拐来的人口。

    扣除夭折意外死亡等,全国人均人口增长率达到百分之二点五左右是没有问题的,尽管百分之二点五的人口增长率高的惊人,但对于整个中原四五千万平方公里的有人区而言,人口总量仍然偏少,质量更谈不上。

    因此年间虽未进行普查,常驻户籍人口理论上突破了一千八百三十万。

    在没有外来移民情况下,约在二十五年至二十八年间,人口将增长一倍,达三千七百万至四千万。如果领土不断扩张,人口迅速增加,外来移民涌入,未来三十年间,人口完全可能破亿万。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