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9章 伐卫(3)-《帝国行》


    第(3/3)页

    “百里副帅回来的正好,老夫正有事问你。”

    百里燕径自坐下喝了口水说道

    “赵帅请说。”

    “老夫听闻彤祥以南有一处炼炉,卫军在对岸布置有火炮,此事你可知道。”

    “哦,此事在下一直知道,对岸有卫军各型火炮二百四十门,我已调十门迫击炮,四十门二十四斤炮,十五门三十六斤加农炮秘密部署炮兵阵地,开战之日,便能第一时间将卫军火炮尽数摧毁。”

    “炼炉是去年投产,百里副帅既知今年与卫国开战,当初为何将炼炉置于江边,莫不是有意为之?”

    “呵呵,赵帅明鉴,此生铁坊确实是在下有意而为之,目的便是为引出卫国火炮,好将之一举歼灭。”

    赵逊捻着白须轻轻点头又说

    “此法倒是不错,可就是冒险了些,万一有个闪失,可是不小的损失啊。”

    “赵帅放心,以我国如今百工技力与国力,即便再盖二三十座如此规模生铁厂亦是轻而易举。”

    卫国在使用火炮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从部署在生铁厂对岸的炮兵阵地就可见一斑。

    由于早期前膛炮的铸造精度、火药动力认知的缺失,以及观瞄手段的制约,前膛炮的射击精度差强人意,加之使用实心弹丸,命中率其实很低。

    多数情况下都使用跳弹杀伤,既让弹丸与落地时呈一定切入角,继而在地面弹跳,就像打水漂一样。弹丸在地面弹跳的此数越多,距离越长,则杀伤的范围越大。

    卫国尽管尚未掌握这一原理,但其为弥补前膛炮射击精度的缺陷,只能依靠弹丸密度来弥补,于是整出了一个“炮阵”。

    ()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