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8章 醉翁之意-《帝国行》


    第(3/3)页

    “此酒乃是十年前陈酿,醇香绵长力道恰到好处,要比当年头酿酒好不止十倍。若是三十年,五十年陈酿,口感更佳呀。”

    “嗯,老夫那里还有两缸千年陈至今未开,想着喝了可惜,实在舍不得呀。”

    “既舍不得,不如流芳于后世以作家传之资,未必不是一件美事。”

    当年弄回的千年陈共计有七十二缸之多,每缸约八十斤黄酒,其中五十缸进贡给了咸王,其余二十二缸,五缸给了卤侯,十二缸给了百里燕,两缸给了轩亭侯,其余三缸灌装成两斤一坛,用于赏赐给有功武将和恩赏。

    卤侯的五缸酒三缸分装了两斤坛,其中多数分给了部族,其余两坛自己留着。百里燕的十二缸,赵安陵、关龙翔、宗伯泰各分得一缸,御客、砡工派分了各分得两缸,百里燕只留了七缸酒,六缸藏进了酒窖,一缸分装两斤坛,自饮或泡酒,效果奇好。

    如今的千年陈已名声在外,成为天下名酒,追逐着不计其数,不乏有人打着千年陈的名头糊弄世人,真正能喝道千年陈的真是寥寥无几。

    卤侯边夹着菜,边品味着个中滋味,脸上颇显出几分享受之色。

    上一代卤侯薛腾长期陷于国内战乱,国库入不敷出,经常需要认捐,盐枭的势力便从那时起备受挫折,晋国的介入又加速了盐枭的分化,形成了今天咸王一派,太子一派的两立局面。

    这一代的卤侯薛崇,算是享受到咸国发展红利的世袭勋贵,是咸王的忠实拥趸,依靠化工带来的巨大好处,实力如日中天,渐有甩开所有盐枭而独树一帜的势头。

    其实这未必不是坏事,盐本是最早的化工产品,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必然形成高中低三段产业链条,卤侯一脉独树一帜占领高端产业是必然趋势,但在发展过程中其他家族的利益诉求和职业定向必然成为集团内部的争论焦点。

    相对时期内的蛋糕就这么大,如何分也不可能所有人都满意,于是现在的盐枭已不负当年盐枭的团结,技术的发展打破了既有单一的利益纽带,让盐枭向着权利和其他经济领域转型。

    卤侯此时借着酒劲,刨开之前闲谈,话锋陡然一变说:

    “永兴侯啊,膝下诸女渐有出落,可有许配啊?”

    “尚未许配。不过,晚辈家风开明,儿女之事当由儿女自决,强压的婚姻若是不称儿女之心,怕是日后未必过的美满。故而在下倒是不急,让她们自行去找自己的意中人,只要还说的过去,晚辈也不会计较。”

    “这可不好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古之礼法不可违,任由儿女自寻意中人,若是家风败坏之人,岂非是害了侯府千金。”

    “呵呵,如卤侯所言家风败坏之人当然是万万不能的,即便是儿女心甘情愿,我也打断她一条腿。”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