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 富矿-《帝国行》


    第(2/3)页

    “呵呵,正是。”

    姬丰厚脸无耻道,百里燕脸色骤然沉了下来,讥诮道:

    “你真开得了口啊,不怕噎死吗。”

    “永兴侯此话言重了吧,既是生意,借钱办货之举古已有之,更还怕我国搬走跑了不还吗。”

    与姬丰的合约总价达三百四十余万新币,其中两成约七十万以金银交易,在此之前要梁国国库一口气拿出这些金银确实不太容易,与穆尼交易之后,多了好几百万金银,拿出七十万是毫不费力。

    现在想一毛不拔借钱采买设备,与其说是精明过头,不如说是厚颜无耻到了跌地皮的份上。

    百里燕严词拒绝道:

    “此事甭说本侯不答应,我王也不会答应。至多贷给你八十万,新币,金银不能贷。”

    “八十万太少,三百万新币。”

    “不可能,只有八十万,没有商量的余地。”

    百里燕毫不退让,姬丰继续讨价还价:

    “那两百五十万总行了吧。”

    “不行,八十万新币,一个子也不能多。”

    “那易货与贷款并举。”

    姬丰提议道,百里燕再度拒绝:

    “当初协议之内并无易货交易,只许你梁国以新币与两成金银交易。况且说,你梁国并不能供应我所需之物,本侯缘何要答应易货交易。”

    “永兴侯何故忙着拒绝,不妨听完本君条件再做决断也不迟。”

    “哦,梁国难道还有我咸国所求之物吗。”

    梁国气候与相国相当,纬度稍微偏北一些,大体上梁国能有的农作物产咸国都有,并不像志、晋、宋等国的棉花、大豆、芝麻、吊豆、皮货、药材、矿产等存在贸易互补的条件。

    而铁、煤、硫磺、硝咸国如今都能自给自足,地质技术的建立,为咸国发现了一大批矿藏,已不存在大量进口的条件,最多用进口弥补一些储备,让其他诸侯的外贸账面好看一些,不至于贸易逆差过大而财政奔溃。

    梁国能出口咸国的特产少之又少,即便有,总额几乎可以忽略,百里燕实在想不出梁国能有什么是咸国所必需的,因此当初拒绝了姬丰易货交易的请求。

    此时只见几分从腰间掏出一个锦囊,并从锦囊之中提出一块鸡蛋大小略带金银色的石块:

    “永兴侯且看,若永兴侯愿易货交易,我梁国可用此金银矿石作为易货商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