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7章 王眷事变(13)-《帝国行》


    第(2/3)页

    防患于未然,提前示警各地做好防备工作,将分散出的混混抓紧各地牢房加以甄别,总比全部集中于王眷抓捕,被某些别有永兴之人利用兴风作浪来得强。

    而今的王眷是咸国财税重镇,更直观一些更像是当下的经济特区,处置不当引起动荡,损失的经济少则几万,多则十几万几十万,政治层面带来的影响更大,对市场的冲击范围更广,百里燕不得不温水煮青蛙,将损害影响降至最小。

    权贵集团正是瞅准了王眷特殊的经济地位,吃准了朝廷不敢妄动,于是藏污纳垢在此,蒙蔽天听行不可告人之目的而有恃无恐。加之多年来重点侧重技术教育和整体经济发展,百里燕严重疏忽了天子脚下的法外之地的特殊性。

    众人说话之际,魏琦匆忙来报:

    “侯爷,大王派遣的专使到了。”

    “带来见我。”

    “诺!”

    百里燕此时尚未察觉局势已然发生为妙变化,只以为是咸王差人前来询问政事。来人是咸王随从禁军,三十多岁,百里燕倒也认得。

    “在下奉大王之命,请永兴侯速回宫中议事。”

    “可知是何事。”百里燕问。

    “不知。在下是奉命前来,具体何事并不清楚。”

    “知道了,待本侯处里手头琐事,便即刻赶回陔陵,足下且请稍等。”

    事发突然,百里燕不敢但慢,交代黄彻、仇蒲瑞、廖平等人,趁着天色尚早,携周空与随从十人出北门赶回陔陵,只留魏琦等人继续督办。

    待赶回陔陵,已是戌时四刻,四门已关,百里燕持令敲开西门火速赶往宫中。此时夜已深,内阁早散,咸王盘坐在问学阁内殿的木榻阅览典籍。

    “臣恭请大王圣安。”

    躬身行礼道,咸王放下手头书卷悠悠说:

    “爱卿免礼,过来坐吧。”

    “谢大王。”

    径自落座,百里燕忙问道:

    “不知大王急召臣入宫有何要事。”

    “今日早朝,晋国使臣马仲宁觐见寡人,要求咸国备战。内阁意见不一,故召爱卿回宫,便是想问爱卿的意思。”

    “这个……”百里燕攥了攥拳头颇感意外,思考片刻说道:“备战之事早在去年五六月间开始,除各军尚未调动,新式火炮未曾就位,其余调度皆已在去年年底秘密完成,倒也不存在仓促备战问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