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该来的还是得来-《帝国行》
第(2/3)页
“侯爷,卧姿射击的命中率确实一直高于站着或是蹲着射击,但却不利于若是后排的枪手瞄准射击。最好还是一排站着,一排蹲着,一排卧着,三排交替渐进射击火力最强。”
“嗯,说的不错。但此抢乃是滑膛,命中精度确实并不高,因此只能密集射击以求密度覆盖,如若全趴着就成了零敲碎打。但卧姿这一战术动作却是少不得,不能因噎废食,今后或许是保命的大本领,切不可轻视之。”
“末将明白了。”
永兴步枪的使用了动能更大的硝化棉钝化后的无烟火药,威力远大于黑火药,后膛装填的气密性,使之弹丸有效射程接近四百米,而有效精度却不足百米。
这个距离仍在志国朝天弩覆盖范围之内,倘若两百步外朝天弩结成五万人的大阵,一次发射两万五千支巨弩箭,对永兴步枪的杀伤十分巨大。
退一步说,但凡是抛射箭矢,无不是以面跃顶覆盖,而步枪的射击绝大多数情况是线和点从正面直线射击,很难超越射界越顶射击,因此卧姿能避免最大的被弹面积,对枪械是有效的,但遭遇集团型抛射兵器的覆盖,趴着和站着的区别不是很大。
当然,这是极端案例,百里燕不会傻到用自己的步枪兵与敌方有组织的弓弩阵正面对冲,至少也会以火炮为依仗,步炮协同作战。
观阅完毕射击操练,百里燕亲自装填打了几枪,后坐力还是蛮大的,毕竟口径达到了14.5毫(约合13毫米),装药很大,动能不可避免高得多,一旦被这种弹丸集中要害,最好的医疗条件也救之乏术。
“真是好枪,可惜只能装一发子弹。”
百里燕感慨道,这时蒋杰接话说:
“如若能装备一两万支,编练成阵列阻隔于大阵之前,一分钟间齐射十数万发子弹,威力足可骇敌,那时便不愁一发子弹少了。”
“理是这个理,但短时内不会大量生产,依然还只能用人命去搏杀。不过如今已经有上好的炮,倒也不担心列国凭空冒出个妖怪出来。”
预定型生产的三百支枪是过去一年多间测试改进的产物,只为验证改进后的可靠性和技术要求,说是基本定型也不错,因此百里燕仍没有批量列装的打算。
此外工业产能不足,当下的重点集中于设备扩张,批量生产需要腾挪工业产能,这并不划算,这也是百里燕不急于卷入战争的原因之一。
最后,枪械生产不能完全依靠通用机床,需要定制一批专机,尤其是钻孔和枪机配件的生产,需要专机流水生产,以保证精度与零件的通用互换性,如此又得耗费人员设计专机腾挪产能生产配套,实在不划算。
二人说话之际,一兵士来报:
“启禀侯爷,有陔陵大司马的函件。”
“拿来我看。”
接过兵士手中的函件,内容是卫国使者已经抵达丘南郡雾聊,最快四五日内能到陔陵。
此前十月十五日前后隐约得到卫国调兵北上的消息,现在卫国使臣不期而至,可见发兵前的外交准备工作已到了最后关头,不排除卫王移驾至孙国旧地,拉近与中原的距离,以缩短消息传递的时间,方便决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