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章 游说西寰(2)-《帝国行》


    第(2/3)页

    “哦……永兴侯光明磊落,本宫自不会怀疑永兴侯所言,永兴侯请便吧。”

    “那本侯告辞了。”

    陔陵城中办起学堂不久,西寰本不以为然,而后咸王诸子和百里燕女儿都入贵族学堂,这才引起西寰警惕,遂让姜拓、姜平入贵族学堂念书。

    儿郎、少年、中学堂以识文断字和基础中等数学教育为主,辅以简单易懂的自然科学,要说有多少含金量,就技术含量而言,其实真没多少,唯一能现学现用的只有基础数学,但也仅仅停留在生活数学,不涉及高深内容。

    为此西寰专门将消息发往了晋国,寄希望于从中找到咸国富民强兵的真谛、

    然数年过去,不仅没有找到富国强兵之道,已经符号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的咸国数学,与传统文言数学巨大的思维差距,形成了天然的隔阂,没有内行人的指引和系统性的普及,很难将之转化,更不可能将数学应用于其他领域。

    少时百里燕离去,西寰问道季锦昇:

    “季将军,百里燕刚才所言,是真是假?”

    “殿下是问短斤缺两之事,还是数算之事。”

    “自然是短斤缺两之事。”西寰强调说道。

    “属下以为‘留足舍缺’之法大有利可图。而且应该尽快将消息传回国内,将足额金银扣下,同时将商货价格提曾一成至一成半。”

    “晋、咸两国共同进退,他国会做何反应,倘若趁机籍此寻衅,以王兄的秉性绝不会为了咸国的利益出一兵一卒。可若不帮咸国,短斤缺两愈演愈烈若成定局,咸国完了,我晋国不也完了!”

    “公主殿下所虑极是,我想那百里燕定是准备先说服我王,而后再游说志国,而我王若能说服长孙,四国同时联手的的可能极大,若形成此种局面,中原四成以上的贸易控制在我等手中,只要再说服了梁国,此事就能成。”

    “可季将军就不觉得奇怪,此事至少发于三年前,梁国每年过手金银无数,岂能不知。你说,这短斤缺两之事梁国是否也有一份?”

    西寰起疑,季锦昇态度谨慎:

    “不论梁国有无参与此事,但眼下来看,倘若咸国完了,与咸国贸易密切的志国、长孙、晋国、宋国、徐国、卫国都将受到牵连。最坏的结果必是各国迁怒于咸国联兵伐咸,届时大王恐会倒戈报复,公主殿下的地位来之不易,定不会愿意看到这个结果吧。”

    “是啊,眼看老不死的年岁越来越大,再熬几年就出头了,这个时候可千万别再出岔子。可是本宫怎觉得其中不对呀……”

    “殿下指何事?”

    西寰立身而起蹙眉思考若久说道:

    “刚才季将军说志、晋、长孙、宋国、徐国、卫国、梁国与咸国贸易关系密切,而眼下金银短斤缺两,咸国虽受害最大,但他国也讨不到便宜,这看来看去谁都吃亏,那谁得利了!

    这可是不是小数啊,流转在中原的金银总额数以千万计,每根上面刮下一两钱,那要多少金银,这些金银总得有个去处吧。

    而且如此之大手笔,岂能是一人为之,其中的背后定是有诸侯在推动,否则如此巨额财富焉能让一小撮人得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