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媾和-《帝国行》


    第(1/3)页

    详细看过,将内容收进铁函,他说道:

    “有劳诸位壮士前来送信,今晚暂且在我军营中歇息一晚,待本帅写好回信,还劳烦诸位呈给贵派门主。”

    “永兴侯言重,此乃我等分内之事,不足挂齿。”

    “那就请诸位今日暂歇一夜。蒋杰,带诸位前去歇息,备足好菜招待。”

    “诺!”

    少时众人离去,百里燕令人将赵安陵请到大帐,将密函转给其过目。

    “赵先生,你看御客这份名单,可有利可图。”

    “这得看黑巾军东调这二十万人马调往何处,若是去长孙,说不上有利,其随时可能击溃长孙后南下,若是直奔昌尹、甘府而来,那就更糟了。

    如果是东南而去增援黑风、龙渊二人,倒也还有利可图。但属下只担心这二十万人马是直扑甘府、昌尹而来。若是坐船,恐怕也就是半月左右,步行四十天也该到思水江西岸。

    而且黑巾军这一安排可谓十分高明,一面在西线稳住阵脚,而一面调集精兵强将向东回援,神通、千岁此战即便不能胜,也将消耗我军与公良军大量气力物力,届时这二十万人马再来增援,怕是我军得被他们赶出昌尹郡不可。”

    “按先生意思,黑巾军在西线收缩,是为腾出手来击溃我军与公良军,然后再做周旋,而不是真心实意与卫国媾和。”

    “许是如此。侯爷别忘了,卫国不同于咸国、长孙、晋国身处中原腹地。卫国常年偏安西海,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其若入主中原,日后必遭中原诸侯国共同讨伐,其必然要在联盟形成之前削弱中原实力。

    倘若雄论道、愚论派料到其所想,无不假借妥协之词,先稳住卫国,从而抽兵东调,击溃我军与公良军,而后再重新整兵,西调去打卫国,如此一来一去就是一年多。

    各诸侯国财力粮草有限,黑巾军大致也是如此,现在黑巾军是赌上最后的本钱,只要拖上一两年,各**粮告罄,便不得不再次停战。

    这一停恐怕又是三五年,黑巾军则又苟延残喘数年,也许数年间黑巾军借机媾和他国,期间再生变故,摇身成为一方诸侯也未必不可能。

    这恐怕也是黑巾军密遣使,赴梁国用意所在。”

    千岳山六年战争打光了中原诸侯二十年的积蓄,过去五六年间刚有积攒,战争也顶多支撑两年,黑巾军只要拖过两年,拖到各国存粮耗尽民不聊生,他们无疑又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与卫国的媾和,不过是权宜之计,真正意图仍然是在西线实现短暂停战,好抽调兵力东进击溃咸、志联军。而这正符合卫国日后入主中原,提前消耗志国、咸国实力的目的。

    如此两方一拍即合,也就有了共同利益。

    想到此处,百里燕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

    现实政治就是如此,尔虞我诈各取所需,为了国家利益,可以牺牲出卖他国。即便是宗主国,同样如此。

    见百里燕愁眉不展,赵安陵说道:

    “侯爷,有一事或许可以利用,不过要冒巨大风险。此事若成,或许可一战定乾坤。”

    “哦,何事?”

    “侯爷可曾想过先取德康郡。”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