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宗伯泰妙算定乾坤(2)-《帝国行》


    第(2/3)页

    宗伯泰今年三十出头,能算到十年内的时空大致的变化,等他六十岁时,人生阅历经验正值巅峰,对卜算法的复杂规则看的更为透彻,驾驭也更为娴熟。

    那时推算他六十岁后的二十年内三十年内,要比现在推算十年内更为精准,而他六十岁后推算三十年后的误差率,则相当于现在推算十年后的误差,这就是传说中的“道行”。

    纵然百里燕见多识广,但要他彻底相信天下能有洞悉未来时空的玄术,实在让他难以接受,至少站在已知的科学技术层面,很难被接受。

    而百里燕方才一语,着实也让宗伯泰诧异,随即反问道:

    “侯爷何意?”

    “此事在下也说不上来,但在下早年有所耳闻,先生此术可观大略,但却不可知细节。那第二问,敢问先生可知本侯前世今生是定数,还是道术?”

    “既是定数,亦是道术。大千世界相生相克,互有定数,各有命格,侯爷恰逢世间偶然机变而诞于今世,在下相信,侯爷前世应与今世似有相似,却千变万化,变之又变,已非当世之貌。”

    宗伯泰言及至此,百里燕颇感沮丧,他沉吟道:

    “看来……先生早已算出。”

    不得不承认宗伯泰已是算到,前世古代中国曾有过与当下时空相仿的文明史,两者文明高度相似,进入元朝和现代文明之后,发生根本性改变,技术环境发生巨大变化,这应该就是宗伯泰说的千变万化变之又变,与现下的中原风貌迥然不同。

    而百里燕出现在这个世界上,宗伯泰的理解是,宇宙中存在有平行空间宇宙,而百里燕来自于地球所在空间,因为特殊的不明空间物理机制,导致他的精神世界出现在眼下这个空间。

    尽管宗伯泰不可能知道如此深奥的物理理论,但话里话外所描绘的内容显然是这个意思。

    至此,他彻底沉默……

    “先生既已算到一切,为何要辅佐与本侯?”

    “因为只有侯爷,能解中原之危难,天下再无第二人。”

    “那先生可知道,永兴城照此下去,三十年后,中原将为之巨变?”

    “在下心中了然,然在此之前,将军须渡劫数,劫数若生变故,侯爷数十年心血,不过是枉然一场梦。”

    “也就是说,十数年后的一劫,本侯或许能过,或许过不得。”

    “是的,一切定数在冥冥中互为牵动,一处变,处处变,时下难做料算。”

    “那好吧……本侯最后一个问题,南征一事,先生可是已经提前算到了定数?”

    “是,然有一事众人也许皆知,但奥妙却只侯爷一人知晓。”

    “何事?”

    “四月十八墨天之后,侯爷可觉运术大变,凡诸事皆得心应手,彷如天助?”

    “那是墨天引发天地微变,其中自有道理可循,遂被本侯所利用,与天助有何关系?”

    “那为何偏偏为侯爷所用呢?”

    “其中奥妙,只有本侯知晓,而他人不知,自然被我所用,此事并不奇怪。”

    “但墨天之后,侯爷次次借以天地之变,化险为夷。我若所料不错,侯爷四月十八之后,形势比之此前更为凶险。若无天变所发地变,侯爷如何能得此大胜而归。”

    听到这里,百里燕再次沉默,宗伯泰也许可以事后打听牵强附会的推说是能掐会算,但有些事情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心中的那份感觉不是常人通过打听旁门消息所能得知。

    而且百里燕当时确实感到四月十八日食之后,一切都变得极为顺利,也确实感到是老天开眼。

    若一定要从科学层面解释,只能说天体活动改变了空间中某些尚未被科学量化的认知,这种尚未被证实的科学认知,起到了某些微妙的时空做作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