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新币-《帝国行》


    第(3/3)页

    当然,宗伯泰是不会知道如此详细的理论,多半是参阅典籍和生活实践得来的认知,加上永兴城工业便利,掌握基本的冶金知识并非难事。

    多种金属铸造合金币,既能提高币值,同时也杜绝了违法之徒,但初次的投入的成本极大,所以上策最大的问题是投资成本。

    中策相对折中,开源节流,继续扩朝廷屯田规模,提高生产力,稳定基本物价,降低生活必需品流通税,适当加征税赋,以都郡以西养活半壁江山。

    此法见效至少一年以上,而且提高生产力的主要途径是技术,没有技术就只能堆人力,而当下既没有足够的教育、人才、时间资源用于推高技术工业能力,也缺乏人力扩张基础规模,因此缓不济急,远不如第一种。

    至于下策,能立竿见影,但只是将问题延后,无法彻底根除。

    都郡西郡实行养民政策已有五年,立即取消恢复征税,咸西、丘南取明年补贴恢复基本征税,各地税赋上调,并加征进关税和过境税费,强充国库。

    此法百里燕显然不会同意,因此只能在上、中两策间做出选择。中策见效慢,镇痛却是一点不少,上策瞬间镇痛强烈,但也是最解决问题的手段。

    北海、东原、岁当、江东四地的铜钱贬值远比都郡极为厉害,因为都郡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力高,支撑了市场供应和币值。

    但权贵豪强一面收紧金银,一面让咸国铜钱无下线贬值,然后他们再用所得铜钱,到铜钱相对坚挺的都郡兑换金银,赚取中间差价。

    使用含有金银合金币后,官方财政可以官方物价为基准,先用含有金银的合金币从权贵手中,强行兑换铜钱,挤掉四郡恶意贬值的水分,同时在年关清帐前,陆续将新币流入各地市场,以取代旧币。

    新币将因含有金银而比旧币更受欢迎,不会出现当年秦国币改,出现的新币难以取代旧币的情况,将有利于短时内迅速扩大至全国,稳定币值和市场情绪。

    但这笔巨额金银从什么地方出呢?

    如果动用南境之战的战利品赎金和暗款,必然加剧金银市场供应,甚至贬值,因为市场和生产力就这么大,陡然增加的货币供应,只会导致通货膨胀,将失去更多的贵金属流出国内。

    “上策虽好,但不动用财宝情况之下,从何处筹得如此多的巨款,用以铸币呢?”百里燕问。

    “国库空虚,但卤侯为首的盐枭并不缺金银,若是能得卤侯、轩亭侯支持的话,不足之处可以想办法先借出来。”

    百里燕闻讯向轩亭侯借钱,也是大吃一惊,轩亭侯那是只进不出的人精,能借出来,他就不是乔廉。

    “如此巨款卤侯怎能轻易借出。”

    “或可以财宝金银抵押,待回款之后,再从现款之内提取。”

    “这不行不行,财宝都进了咸王税承司与内府,怎可能拿出来抵押。”

    要咸王拿自己的钱作抵押,根本不可能。国库是国库,小金库是小金库,公私有别,咸王好不容易自己得到一笔天外横财,哪里可能拿出来。

    百里燕甚至想到,宗伯泰还要拿珍珠作抵押,从轩亭侯手中借出银两。如果不能按期回款,轩亭侯还不热络的拿走珍珠养殖工艺。

    但是想到细处,却还真有两笔钱可以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