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反抗军-《帝国行》


    第(2/3)页

    比之中原一个村只有一两千人,金雪狄人一个村相当于中原的一个小县城,可见其人口之多。

    由于关外两省直面北方与中原后民的威胁,同时金雪狄人和平时期,在关外又保持有数十万正规主力军团,因此关内各省常备辅助军团,远不如关外省。而主力军团相当于边军,大都集中于关外,因此关内主力军团并不多,开战后主力军团几乎抽空。

    由于金雪狄人拥有独角马解决后勤问题,因此金雪狄人能腾挪更多的人力,从事农业与手工业、军工生产,也能腾挪更多人力投入战争,因此金雪狄人的常备兵与中原无法等量比较,因为中原没有独角马解决运输问题。

    由此关外每省常设辅助军团十五万人,辅助兵根据各地财政自己养活。这些辅助军团、辅助兵,都分散于各处的矿坑、中原后民的聚居地,以随时驱使和镇压他们,因此关外每省的辅助兵力都在二十万左右,而关内则兵力很少。

    索性金雪狄人在关外只有松迪亚和婆嵩两省,人口一千余万,土地面积很大,少说两倍于咸国土地,几十万辅助兵力分散于各处,短时内难以集结,这就给百里燕下一步行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他们现在忙于修建外围城池用于移民,开春后还要负责向前线转运物资粮草,能够用来围剿我们的兵力极为有限,因此关外统治地区反而更为薄弱,利于我军行事。你去,让诸将前来议事。”

    “遵命!”

    中原民暴动最大的弊端无疑是一味追求扩张队伍拉山头,而忽略质量和行动速度,以及组织性,纪律性,而成员结构各怀鬼胎,组织系统混乱无序,无法实行稳定有效的领导,更别说能有多少战斗力。

    即便是给他们精良的装备,面对金雪狄人的军团,依然是一群散放的羔羊。

    经过数月的整顿,百里燕只编制了四千八百人余人的新丁,方亮、司空南的两千人,苏洪独领新编营两千人。

    不同于方亮、司空南的两千人,百里燕调出了方亮所部四百咸军老卒中的两百,补入苏洪新编营。如此苏洪新编营有六百咸军老卒,以维持新编营的组织性。

    而方亮的人马多半在去年随咸军一路南下,见识过咸军的厉害,经过数月的修整操练,补入其中的咸军中低老卒军官已经掌握话语权,能镇得住新丁,士气和组织度远高于苏洪的新编营。

    其余新丁装备严重不足,暂编建制由卢皋、白合率老卒继续操练,以补充方亮、苏洪所部。冯明依然只有八百多人,百里燕既没补充,也没有减员。田鹏单独置一军,还是一百多人。

    这些个后民凭一时之勇可以杀人越货,但要沙场搏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见点血,不死些人,见到大场面能吓尿裤子。

    散会后,百里燕找到冯明试探他的态度,听说要去远门,冯明一口回绝,张嘴就要人要兵器,不给就什么也甭谈。百里燕料其有此态度,断然不会答应。

    于是第二天,百里燕率方亮、苏洪、田鹏三人所部人马骑马离开营地,卢皋、蒋杰、白合、司空南、率咸军老卒留守营地,继续训练新丁,看住冯明与俘虏。

    原本并不打算带田鹏出击,只因其脑子简单,冯明与之走的很近,百里燕担心冯明趁其不在,搞点小动作,单田鹏手下的一百多人,卢皋、蒋杰、白合等人应付起来会非常吃力。

    司空南足智多谋,蒋杰心眼多,虽比不上苏方信、苏方义、赵安陵等人,应付金雪狄人和冯明还是绰绰有余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