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失踪的斥候-《帝国行》


    第(2/3)页

    苏洪猜测道,卢皋摸着大胡摇了摇头:

    “不太像,眼下大雪封路,步军调动极为困难,故而我军只能是骑兵驰援,而且必是全力出击。蛮军估算我军驰援兵力,至少也不会低于十万人马,甚至高估。

    如此蛮军至少也要调集十万骑兵在半路伏击我军,且无重创我军的胜算。倘若如此,蛮军既要坚守霄池,防止明州骑兵南下,又要分去攻徐途,还要前来劫杀我军,其战力至少十五万精锐骑兵,二十万步军才够。

    这样算起来,蛮军此行所携后勤辎重所需耗费独角马、驮马,数量恐怕不少于五十万,如此庞大,尚且不算徐途、天南、笃晖正面之敌所需糜费之畜力,这将是何等惊人的糜费,因而蛮军围点打援之法难以奏效。”

    “卢皋所说不错没错“百里燕肯定了卢皋,遂即又说:”但本将担心的恰恰正是蛮军此番围攻霄池的兵力。三十五万人,已经是劳师远征所能供应的极限,即便是中原各诸侯国,一条战线三十五万大军远征,已经是万分之困难,所需糜费民夫达百万之众,驴马十数万计。

    但蛮军毕竟有独角马,本将担心,御帅心中估计的兵力,恐怕在五十万呐。”

    “什么啊,五十万!”

    卢皋大吃一惊,司空南反应如出一辙:

    “将军,天枢城以南三千里地可是没有蛮军一座城池,他们千里迢迢而来,再多的畜力,其所能携带的粮草辎重并非无穷无尽。若是五十万人马迂回而行,所需畜力将是何等惊人之数量。”

    “本将知道,但若非有绝对击穿我军防线之把握,蛮军断然不会如此冒进。传令各营,做好决战准备,同时……”百里燕一顿,沉默片刻又道:“同时也做好突围的准备,此事仅限仕长以上武官知晓,谁人走漏风声,定斩不饶。”

    百里燕隐隐有种不祥预感,即将到来的决战,将凶多吉少。

    第二天,大军继续西进,天气连日放晴,沿途积雪有深有浅,比起此前几天,足足浅了有半米。

    下午,该来的终于来了,来自霄池方向的烽火台一路点燃,这意味着蛮军正在围攻。

    当下烽火台实行三等制。既烽火有红、黄、黑三种颜色,每种颜色可表达多种信息,除红色之外,黄色、黑色是传递信息的主要烽火。

    每座烽火台顶部都有一口特制的青铜大炉,炉子顶部有圆柱状烟口筒,升烟时只需堵住发烟筒,隔断烟雾升腾,人为制造间断,以达到区分信息的目的。就像印第安人用毛毯改变烟雾的大小,传递不同信息。

    离开天南城的第九天,明州的五万骑兵先于曹驰正抵达玉女山下,同时抵达的还有伯郞城的三万骑兵,三军会师合计二十多万人马。

    从玉女山前往明州、伯郞、月城任何路程大致相等,矗立在雪线之上,高耸入云的山体,因形似曼妙婀娜少女,故而得名玉女山。

    “将军,情况有些不对呀。”司空南忐忑不安,呼出的白气也很快冻成了雾霜。

    “嗯,是有些不对,明州的援军来的太过顺利,按说明州方向的斥候应该有回信才是。御帅至今没有派人传令,一定是斥候出事了。”

    明州、伯郞两军会师后,大军就地警戒,一连过去半个多时辰,是走是留没见来人传话,百里燕担心霄池方面出了重大问题。

    咸、岐两军在前开路,前去的斥候返回大军都会相遇,如今四日过去,未见有斥候返回,显然是什么好兆头。

    百里燕令鲁诚先后派出十组斥候分别向西,西偏北五度、西偏南五度,再此扇形角度之内向西搜索,也不见有人回来,而其他各诸侯军都有斥候派出,依然不见有斥候返回。

    如此高密度的斥候出动率,迟迟不见音信,只能有一个解释,蛮军在西面南北宽达一百里的范围之内布下了天罗地网,正等着联军钻进他们的兜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