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涮火锅-《帝国行》


    第(2/3)页

    此前曾有怀疑,御客召集各国名将前来助战,多半是为建立参谋机构,现在看来,是高看了曹驰正。与其说是建立参谋机构,不如说是各诸侯国质押在御客手中的人质。

    常言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倘若将帅发生了什么不测,对一国军队的打击,无疑是毁灭性的。如此一来,哪国名将发生些意外,日后的战力无疑会大打折扣,因为人才稀缺,百里燕这等人才更是没有。

    军机会再次要求各诸侯国抽调兵马南下,重点点拨了晋国和卫国。作为唯一没有直接卷入黑巾之乱的两个大国,军队常备兵力保有量都在五六十万以上,即便不抽调主力,征召役兵参战,数量同样非常庞大。

    雪陆陆续续下了七八天,进入十月中旬连下了四天鹅毛大雪,积雪没过膝盖,咸军大营依然孤零零的只有百里燕、蒋杰四十多人。

    贡江距离天南关行程近四千里地,南征军三万人车马无数,每天走不了多少路。百里燕没有强令最后期限,只是让司空南尽快赶到。

    此前估计路上两个月总该够了,十月底十一月初应该能到,结果十月底大雪封路,百里燕心沉到了谷底,司空南多半是被困在了路上。

    金雪狄的空袭、石击日夜不断,城头每天伤亡很大,联军在南门城下也有依靠畜力和配重杠杆上力的远程投石机,怎奈何,射程不如蛮军的奆石机、巨型投石机,蛮军完全躲在射程之外发动攻击,联军无能为力。

    入冬后,地面变得坚硬,百里燕组织蒋杰和卫队四十余人,在咸军大营就地挖掘野战工事和猫耳洞。

    此前武备营中,百里燕已经开始推广普及构筑和挖掘野战工事,以及猫耳洞、地下掩体、交通壕等,即可有效抵御石块箭矢的攻击,同时作为抵抗和伏击的阵地,迟滞攻入城中的敌兵。

    此番南征军出征,装备有不少新式淬火钢制短柄辎工铲,既工兵铲,以及十字镐。不用时用绳扣固定于背甲或背包外,用时解开胸口绳扣活结,取下辎工铲、十字镐,可做副武器或臂盾使用。既增加了背部防御,同时也方便携带。

    天南关经过数百年扩建修筑,地下掩体、藏兵洞、甬道遍布全城地下,即便如此,二十多万大军,十几万老百姓,十几万匹战马,要全部藏进掩体是不可能的。

    工事从十月初下雪当日开挖,最初利用空袭的间隙和晚上挖掘。

    飞鹰兽空袭不分白天黑夜,攻击城内可见移动目标,夜间空袭可见光。因此城内夜间取火或是在地下,或是门窗蒙起来,大体上也算得上是灯火管制的雏形。

    四十多人一直挖到十一月初大雪封山,地面积雪没过膝盖,挖掘堆积土层厚度达两米,加上掩体深入地下的高度,工事深达地下一丈半。深浅猫耳洞两百多个,十平米指挥室三处,地表用土袋码上两层,甭说对于重达几十斤的大石绰绰有余,应付早期八五、八八毫米口径加榴炮也不在话下。

    十一月十七,大雪弥天,世外滴水成冰,蛮军依然继续着空袭、轰击的单调乏味节奏,偶尔也有徐途、笃晖两城受到攻击的消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