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新政效应(2)-《帝国行》


    第(2/3)页

    “是。臣的故乡有句谚语老太太吃柿子,先捡软的捏,长孙国国力再厚,人再多,国再大,其步军如烂泥一般扶不上墙,再强的国力,无法强兵,便是屋中之摆设,空有皮囊而已。

    但志国则不然,志国虽说是国力日衰外强中干,但国本尚在,君臣齐心,想必今年夏季,志国必然要向我咸国派出使团,效法新式耕种法在志国推行。大王若是以此结好志国,当是上策。若是与志国翻脸,实属不智。

    而且我国若取彭源郡,必要取万川郡,如此一来,彭源、万川两郡便是如狭长突出之地,远离我咸国本土,极容易遭长孙、志国、徐国、孙国,乃至卫国四面合击,大王难道想看到如此局面”

    “可若是去攻长孙国,日后我西海商路便要从此被其掐断,这当如何是好”

    “有利必有弊,与志国翻脸那是大弊,与长孙国翻脸则是小弊。我咸国西部边境与长孙国全线接壤,为长远计,国土只能向西推进,而不能向南发展,向南必与志国、徐国交恶。

    而且若是志国取彭源郡,卫国攻占孙国西部领土后,便有插足中原之跳板,日后志国可为我西南部之屏障,同时长孙国与志国接壤,长孙国需同时面对咸国、志国乃至卫国,届时攻取长孙国,对我咸国才最为有利。”

    “但天子诏命不可更改,寡人为之奈何。”

    由于梁天子是名义上各诸侯国共同盟主,其国力虽弱,但政治地位极为敏感,由天子默认的领土吞并,理论上是合情合理合法的。

    孙国军队主力尽数瓦解,国土半数沦丧,匆忙凑集的军队不堪大用,难以在战后维持既有的政治地位和地缘政治平衡,战后的政治洗牌是必然结果。

    此外,梁国与孙国全面接壤,卫国此时与梁国密议分孙国领土,显然已经得到卫国的保证,承认日后梁国侵占孙国的土地,所以这次的分赃梁国所获好处巨大,最大受害者反而是咸国。

    咸国国小力弱,经济凋敝元气大伤,和志国、徐国争抢孙国的地盘毫无胜算可言。若要侵吞长孙国的国土,战略上可行,且极为便利,但政治上难以实现,咸王担心梁天子不会做出让步。

    “大王,此事仍需试探安泰侯底线,若梁国不做让步,我军便不发兵。”

    “如此说,魏卿已有发兵之策”

    “是,但需耗费粮草甚巨,需等今年全国夏收之后方可实行。”

    “那好吧,魏卿前与安泰侯交涉,力保我咸国利益。出兵之事,与大司马商议即可。”

    “诺”

    话音落下,百里燕从怀中掏出望远镜和指南针。

    “大王,永兴城新制军备两件,大王可有兴趣把玩。”

    “莫非就是魏卿手中之物”

    目光落向百里燕手中,咸王接过指南针摆弄起来

    “魏卿,这是何物呀”

    “回大王,此乃指南针,亦叫罗经。乃是利用磁石指南之理制成,只需随身携带,迷路按针所指,可定方位。”

    “哦,真有如此神妙”

    “大王且看,红针此时所指正是南门所在。”

    咸王循迹远眺,无论如何转动反向,红色的指针永远都指着南门。

    “妙,妙啊”

    “大王再看,此乃远目境,可观数百步外如在眼前。”

    咸王接过望远镜,对准镜筒远眺,可见数百步外站岗之禁军犹在近处,甚为精准,咸王大喜

    “此物真乃神镜,可否大量打造此物”

    “回大王,臣正在钻研大量制造之法,一两月之内必有进展。而且,此物乃我咸国所独有,故而臣打算多造此物用于外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