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邵平之战(31)-《帝国行》


    第(3/3)页

    这时陈含信接话说:

    “吕将军所言极是,咸军伤亡不小,又赶着十二万匹驴马,行动定然不快,我军若是在南岸阻截,定能将咸军一举截住。”

    众将竞相言战,神通却冷笑道:

    “那你等怎就知道咸军不会再杀一个回马枪,是本天王知道,还是你等知道!”

    “这个……”

    一言既出,众将不知如何应对。

    按道理,咸军击溃了宋何占尽便宜,伤亡颇大应该撤退才是,但咸军不按套路出牌,谁也不知道渡河后的咸军会否再杀一个回马枪,任何常理此刻在咸军面前都失去了判断依据。

    沉寂片刻,神通沉吟说道:

    “吕将军听令。”

    “末将在。”

    “速点精干信使三十名,通告向丘南郡各城各县,收拢各地人丁,密切注意咸军骑兵动向,务必坚守城池,不得擅自出战,违令者格杀勿论。”

    “诺!”

    ……

    “陈含信将军。”

    “末将在。”

    “陈将军从邵平再点一万人马前往浮桥渡河,守在南岸,务必保证浮桥畅通,不得令咸军有机可趁。”

    “诺,末将遵命。”

    陈含信、吕霆所部被咸军偷袭,两万人阵亡四千多,伤五千,小一万人,阵亡者溺毙的占了一半以上,其余重伤占了四成,可谓伤亡惨重。

    算上前次咸军劫马,宋何战败,邵平城破,黑巾军伤亡两万三四千人之多。咸军伤亡近一万,战死者五千余人,夺走驴马六万余,单论经济战果,是自开战以来的空前大胜。

    【注】关于渡河地点与登陆地点的选择,首先必须明确一个大背景,既不同时期,不同技术条件,不同历史背景下,不同战场、河里,渡河的地点受到以上等因素制约。

    古代受制于技术条件,适合登陆和架桥的地点较为有限,尤其是紧张的战争对峙期间,以上多种因素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架桥作业,同时古代合适登陆架桥登陆的点,并不意味着适合近现代技术条件实施架桥作业,同理,古代不具备架桥登陆的地点,面对近现代技术装备的优势,能满足架桥渡河。

    同时战争时期,敌我双方咬的较近,有战机条件情况下,架桥渡河地点应该远离战区,或有缓冲安全空间,河面宽度适中,太宽不利于缩短架桥作业与物料准备时间,太窄水流湍急,不利架桥,同时湿地、滩涂、河岸深度都是影响浮桥修建与渡河因素,应该综合考虑,战略、战场、水纹、气象以及当前技术层次因素,选择合适的渡河地点。当然,如果没有战机条件,就只能以牺牲战士生命为代价,争取时间和有利战机,掩护主力渡河撤退。

    当然,灵活应用,因地制宜的选择有利于己方的综合条件是战争中首要选择。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