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蝗灾(2)-《帝国行》


    第(2/3)页

    “陈兄可知飞蛾扑火。”

    “自然之道,贤弟何意?”

    “陈兄只知其道,却不知其理。但凡虫子,夜间目盲如雀,故而见到灯火必围而飞之。君可见夏日篝火,蚊虫皆以篝火为伴?”

    “那又如何?”

    陈韵风依然一头雾水,姜蓉神来一念吃惊喊了出来:

    “用火引蝗虫扑火!”

    姜闵、王九、陈韵风顿吃一惊,百里燕肯定道:

    “郡主所言极是,以篝火为诱饵,引蝗虫扑火。如此可减蝗虫之患。”

    昆虫都有趋光性,只要夜间以大火吸引蝗虫聚集,蝗虫蜂拥而至必然前赴后继的扎进火堆送死,如此可将地里的损失降至最低。

    效果取决于此次蝗虫覆盖的面积、数量以及迁徙的途径的路线和覆盖路线,倘若蝗虫一波一波强,即便引火也没用。而且只在夜间有效,白天难以起到作用,因此把握的时间非常重要。

    “主公,此法取决于蝗虫之数,以及时间掐算。倘若两天之内能在广信属地聚集起数以十万计的火堆,待到夜间一起点燃,便可将白日飞到广信的蝗虫聚而歼之。若是蝗虫正好夜间飞临,则更佳。只要一夜挡住蝗虫,再熬过白日,晚上再点篝火,则秋粮多半无忧矣。”

    “此法果真可行?”

    姜闵质疑的看向陈韵风,陈韵风不语,他也在考虑这个注意是否可靠,若以此理解释飞蛾扑火,倒也说得通。这时王九粗着嗓子说道:

    “魏先生此法真是闻所未闻,天下间岂有自投罗网送死的道理。”

    “王九兄所言不错,可蝗虫无脑,它岂知是计。”

    “这……”

    王九一时语塞,姜蓉掩着嘴笑道:

    “父亲,女儿以为,既然抢收无望,不如死马当活马医。反正赈灾也不缺地里的几十万亩晒不干的稻谷。”

    姜闵沉默片刻,似是心中纠结,哪怕几百万亩收不回来,抢收个几十万亩晒不干的稻谷至少还能补回些损失,若是全然放弃,发动全城拾柴放火,也许就是个昏招,最后连一粒谷子都老不回来都有可能。

    转念再想,眼下似乎也没更好的办法。斟酌再三,姜闵郑重道:

    “魏先生,此法你有几成把握?”

    “有十成把握可在夜间令蝗虫扑火,但并非说可保全地里的秋粮。倘若蝗虫来势远超火势,即便是淹也能把广信淹死,如此之势,在下纵然有回天之力,也无能为力。”

    “那……好吧。孤即刻下令,广信域内所有百姓拾柴,至于如何布置,则由魏先生与韵风、王九商议。”

    “诺,在下即刻准备。”

    要在广信域内堆起十几万堆篝火吸引蝗虫扑火,说的容易,做起来却不简单。短时间内集中如此之多的木柴,如何分配,如何布置火阵,篝火与篝火间距多少,都是需要缜密计算。

    数量少了于事无补,选错地方等于白搭,间距大了蝗虫可能大量漏网,间距小了柴火可能不够。蝗虫白天过境是最糟的结果,沾染蝗虫的田地半天就能被吃光,根本等不到晚上整个广信的秋粮就能所剩无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