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新政玄机-《帝国行》
第(2/3)页
魏贤充其量不过是广信公的下属,杀他有什么价值。如果是冲着广信公而来,如此岂非打草惊蛇。思来想去,郭蓬修书一份,令人直送陔陵,交给干爹郭蟠,详细调查魏贤到底什么情况来头。
此后几天,广信城倒也平静,九具尸体一直无人认领,用石灰腌了几天后也开始发臭,最后就地埋在了城外,此事倒也算得上风平浪静,没掀出什么风浪。
广信公姜闵暗中加紧布防,增加了四门盘查力度,同时以太守府名义向广信城下属各县、各村发出两份通告,第一份要求各县县守、里长加紧秋粮的播种工作,提前组织翻耕,只字不提额外征收粮款的消息。
第二份通告面向广信城内商户、客商以高出市价的一成,收购布匹,高出市价的两成收购棉花、麻、草料等物资,这就给新政推行后上涨的物价火上浇油。
新政推行后的三个多月,各地打土豪之势越演愈烈,由此带来的商路冲击由陔陵为中心,迅速向全国扩散。
物价上涨最多的地区翻了一倍还多,即便广信这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地方,民生物资也涨了五成,在官府舆论操弄之下,所有涨价行为最终都被冠以奸商不义之徒的兴风作浪,而公孙岳推行《推商税》的险恶用逐露端倪。
大量陈年旧布、皮革、丝麻等民生物资大量冲入市场,填补因商贾被捕而中断的商业网络,在高价位大量涌入市场,将大量的金银贵金属换手收入囊中。
这些陈年旧物,超过多半来自权贵勋戚控制的封地、商号,价格虽低于市面价格的一成,但时间太久,许多物资都开始腐烂、发霉、生虫眼。
但老百姓哪里管得了这些,只要价格便宜,即便是有些虫眼,打上补丁照样也能穿。
但是生意人,尤其是出口型城市,大量旧货变质产品的涌入,无疑对商渠的信用和地位造成巨大冲击。
广信城作为北海最大的出口港,大量货物不可避免的涌入广信市场,来历不明的变质商品又冲击了广信公府的税收,时下正值夏粮征收与夏耕,农民佃户刚刚有了些余粮钱款,转眼间换成了过期物资,而这些余粮和钱款却没进广信公姜闵的手中。
“可恶,着实可恶!”姜闵一怒之下打翻茶盏,怒不可遏的破口大骂。
“主公息怒,此事大大出乎此前预料,此时置气已经于事无补,当务之急该是如何挽回今年税赋才是当务之急。”陈韵风道,手头都是最近几日的情报消息。
大量过期变质旧货的涌入,导致广信城劣质物资大行其道,严重冲击了广信公府的税负收入,照此下去,年底之前今年的税负至少要减少一半以上。
这时姜闵问道:
“陈先生有何高计?”
“根据密探连日跟踪,发现外地商贾与陈公公、郭蓬、张并三人来往甚密,现在看来,缉税是假,暗渡陈仓出售劣质商品是真。在下以为,当尽速放出此前府库囤货,以低于劣质商品的价格冲入市场,将劣质商品压在陈、郭、张三人手中。”
“可如此一来,时下正在进行的布匹、棉花、丝麻的收储岂非付诸东流。”
“若让陈、郭、张三人大行其道挤占广信赋税,此害远甚于此,还望主公早作决断。”
“罢罢,你与王九速去操办此事。另外……”姜闵若有所思,沉默片刻接着说道:“速命人前去将魏贤召回府中。当日是他谏言散财聚货之策以,应付《推商税》新政,如今事情陡然生变,他总该有善后计策。”
“诺!”
放出囤积货物让姜闵想到了魏贤,当初正是听从了魏贤计策,率先以低价在全国收购物资运回广信,如今物价还没冲到天上,就要先将囤货放出,姜闵心里多少有些不甘心。
百里燕接到消息,从屯垦村马不停蹄赶到广信公府已经是下午申时。姜闵的书房中央放着一大盆冰块,姜蓉一席粉嫩霓裳坐在一旁正喝着冰镇椰子汁,见百里燕走来,姜蓉眉开眼笑上前来说:
“魏先生可算来了。”
姜蓉这话让人吃不透是何用意,百里燕四目环顾不见姜闵踪迹,于是先向姜蓉行了一礼:
“见过郡主,不知主公……”
百里燕话音未落,姜蓉便急不可耐说:
第(2/3)页